銀行帳戶被凍結警示?律師:幾個步驟輕鬆解除警示帳戶!

blog3
9 月 13, 2024
by 

為什麼我會收到警示帳戶通知?變成警示帳戶會怎樣?


(一)警示帳戶是什麼?

警示帳戶,又稱「警示戶」,係依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所頒布之《存款帳戶及其疑似不法或顯屬異常交易管理辦法》第3條明確定義:

警示帳戶:指法院、檢察署或司法警察機關因偵辦刑事案件之必要,通報金融機構將特定存款帳戶列為警示狀態者。

一旦帳戶被列為警示帳戶,即代表該帳戶可能涉及刑事案件,例如詐欺、洗錢或其他不法行為,帳戶持有人亦可能被視為犯罪嫌疑人。銀行在接獲司法機關通報後,將正式通知帳戶持有人其帳戶因涉嫌犯罪而遭列管。

許多民眾關心的問題是:「變成警示帳戶會收到通知嗎?」實際上,當帳戶被凍結時,持有人會第一時間接獲所屬金融機構的電話或書面通知。若持有人於多家銀行設有帳戶,則每家銀行均會個別進行聯繫,並詢問近期交易狀況、有無異常買賣爭議、是否涉及詐騙案件等情事。值得注意的是,郵局雖非銀行,但若司法機關通報其帳戶涉刑事案件,該帳戶同樣會被列為「郵局警示帳戶」,功能亦受限制。

警示帳戶的常見類型包括:

  • 第一層受款帳戶:直接接收被害人匯款的帳戶。

  • 第二層受款帳戶:接收來自第一層帳戶轉匯款項的帳戶。

  • 衍生管制帳戶:與第一層帳戶戶名相同的其他金融機構帳戶。


(二)變成警示帳戶的可能原因有哪些?

依據《存款帳戶及其疑似不法或顯屬異常交易管理辦法》第4條,常見導致帳戶被列為警示的原因包括:

  1. 短期內頻繁申請開立帳戶,且無法合理解釋。

  2. 客戶申請之交易功能明顯與其年齡或背景不符。

  3. 所提供之聯絡資料無法合理查證。

  4. 帳戶被金融機構或民眾通報疑為犯罪使用。

  5. 帳戶內出現多筆小額測試性交易。

  6. 短期內密集使用電子交易設備,與日常習慣明顯不符。

  7. 長期未使用之帳戶突然發生異常交易。

  8. 符合洗錢防制規定中所列之疑似洗錢表徵交易。

  9. 其他經主管機關或銀行認定屬異常或涉嫌不法之情形。

實務上,導致一般民眾帳戶成為警示帳戶的主要原因可歸納為以下三類:

1. 因貸款詐騙成為警示帳戶

詐騙集團常利用民眾申辦貸款的需求,以「快速核貸」、「提高額度」為由,要求提供存摺、提款卡及密碼等資料,實則將該帳戶用於詐騙收款。需特別注意:正規金融機構絕不會以電話要求客戶提供帳戶密碼或提款卡。一旦帳戶遭警示,將無法辦理任何貸款,唯有儘速解除警示狀態,才能恢復正常金融往來。

2. 因不明款項匯入成為警示帳戶

若帳戶無故收到來路不明的款項(甚至常見1元測試匯款),極有可能是詐騙集團在測試帳戶有效性。如未及時處理,該帳戶可能被用於詐騙他人,導致後續司法調查。建議立即聯繫銀行並報警備案,以釐清金流來源。

3. 因參與偏門工作或出租帳戶成為警示帳戶

許多民眾因經濟需求,於網路社團中出租或出售帳戶,卻被詐騙集團用作人頭帳戶進行洗錢。即便出於不知情,此類行為仍可能構成《洗錢防制法》或《刑法》詐欺罪之幫助犯,導致帳戶遭列警示並面臨司法追訴。


(三)變成警示帳戶會有什麼影響?帳戶被凍結還能領錢嗎?

一旦被列為警示帳戶,最直接的影響為帳戶功能全面凍結,包括:

  • 無法進行任何交易:所有存款、提款、轉帳功能均暫停。

  • 無法開立新帳戶:其他銀行亦將拒絕為您開設新戶。

  • 衍生金融服務受阻:包括網路銀行、信用卡使用、薪轉帳戶操作等均受影響。

常見問題解析:

Q1. 警示帳戶裡的錢還能領出來嗎?
不行。帳戶一經警示,即全面凍結,帳戶內款項須待司法程序結束或警示解除後方可動支。

Q2. 如果我的薪轉帳戶被列為警示帳戶,該怎麼辦?
依據《存款帳戶及其疑似不法或顯屬異常交易管理辦法》第13條,當事人可憑「在職證明」或公司出具之證明文件,向銀行申請開立專用薪資帳戶,以確保薪資入帳不受影響。此外,若涉及社會福利補助款項,亦可依《社會救助法》第44條之2規定,經社會局同意後開立專戶請領。


(四)變成警示帳戶會有什麼法律責任?

即便帳戶持有人未必有犯罪意圖,仍可能面臨下列法律責任:

  • 《刑法》第339條詐欺罪
   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,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,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。

  • 《洗錢防制法》第2條及第14條
    凡掩飾、隱匿特定犯罪所得來源,或收受、持有他人犯罪所得,皆可能構成洗錢罪,最重可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併科五百萬元以下罰金。

案件偵審流程自檢察官偵查至法院審理,通常需時數個月至半年不等,若未能即時提出有利事證,極可能遭起訴或判刑。


(五)帳戶被警示的原因是被當人頭帳戶怎麼辦?

若帳戶係遭他人冒用或詐騙集團利用成為人頭帳戶,建議採取下列行動:

  1. 保留所有證據:包括與詐騙集團的對話記錄、匯款明細、電子郵件等。

  2. 主動配合調查:儘速至警局製作筆錄,說明帳戶使用情形。

  3. 尋求專業律師協助

    • 辯護協助:協助整理案情、擬定訴訟策略,避免因緊張誤述而加重嫌疑。

    • 加速案件處理:協助與司法機關溝通,爭取快速結案。

    • 爭取緩起訴或無罪判決:透過與被害人和解、法律辯護等方式,降低刑責風險。


警示帳戶怎麼解除?解除過程要多久?

(一)警示帳戶會自動解除嗎?有快速解除的方法嗎?

警示帳戶不會自動解除,須待原通報機關(如警察局、地檢署)通報後方可啟動解除程序。實務上,需符合以下條件之一:

  • 檢察官作出不起訴緩起訴處分。

  • 法院判決無罪執行完畢

當事人需持相關證明文件(如處分書、判決書)向原通報機關申請解除。若未主動申請,依據前揭管理辦法第9條,警示狀態雖於二年後自動失效,但通報機關得視情況延長一年,且期間內所有帳戶功能仍受限制。

(二)解除警示帳戶要多久?

自接獲通知、配合調查、取得司法文書至正式申請解除,整個流程通常需時至少六個月以上。若案情複雜或涉及多個被害人,時程可能更長。

(三)申請解除警示帳戶要準備什麼?5步驟解除警示帳戶!

  1. 確認案件結果:取得不起訴處分書、緩起訴處分書或判決確定證明書。

  2. 親赴原通報機關:至戶籍地、公司所在地或案件管轄警方偵查隊提交「解除警示帳戶申請書」。

  3. 等待公文核發:申請後約3–5個工作天內,警方將發出解除警示之公文。

  4. 銀行接收公文:約1–2週後,銀行端將收到解除通知。

  5. 確認功能恢復:聯繫銀行確認帳戶狀態是否正常,並測試交易功能。

⚠️ 注意事項:

  • 即使獲不起訴或無罪判決,司法機關不會主動解除警示,必須由當事人自行申請。

  • 警方通常不會主動通知可辦理解除,需當事人積極聯繫。


警示帳戶通知有可能是詐騙嗎?可以打165查詢警示帳戶嗎?

(一)警示帳戶怎麼查詢?

若懷疑帳戶被列為警示,可透過聯徵中心申請「當事人信用報告」進行查證。申請方式包括:

  • 線上查詢:使用自然人憑證或銀行軟體憑證至聯徵中心網站辦理。

  • 書面申請:可透過郵局代收、郵寄或臨櫃辦理。

(二)怎麼查詢警示帳戶是否已解除?

解除申請獲准後,可致電銀行確認是否已收到解除公文,並測試帳戶功能是否恢復正常。

(三)165反詐騙專線查詢匯款對象

165專線無法直接查詢警示帳戶狀態,但若接到可疑來電要求匯款或提供帳戶資料,可立即撥打165求證,避免成為詐騙受害者。

Leave A Reply

法律知識

归档

Cart (0 items)